Monday, July 23, 2012

內外夾攻 積極抗爭

回歸十五年,香港人爭取民主舉步為艱;進步不成,反而捷捷敗退。議事規則「被收緊」、補選資格「被限制」、功能組別「被擴大」等都是北京與及一些港共人士侵犯我們固有權利的行為。
自稱堅定可信的民主黨也是幫兇。在政改關鍵時刻,走入中聯辦作魔鬼交易。他們繞過特區政府,跟中共直接「談判」,破壞一國兩制,罪無可恕。
從前的民主派乘著八九六四的浪潮,無往而不利。十多年後的零三七一,新生民主黨派誕生,亦為沉寂多時的民主運動帶來曙光。
可惜,新舊無異,他們均按傳統辦事。面對一些遺背民主自由的議案,他們口說反對,然後三數十人走一走上街、絕食、跳海,投下一票,便安心「放工」。民主黨的李華明曾大言不慚地表示,建制派在議會內人數最多,所以下次選舉會努力爭取更多議席,繼而向政府施壓。
這種失敗主義面對能以弱制強的「拉布」成果,有地自容嗎?!
「拉布戰」中,民主黨袖手旁觀,甚至無視大會將表決鐘聲縮減五倍,由它通過。香港現在危急,就是這一群人選擇「沉默」。杯葛審議是沉默,離場抗議是沉默。沉默等如縱容強權!他們就是縱容強權!
人民力量不會默,而且要議會內外夾擊,阻擋任何惡法通過。有時,表達反對意見難免踩界。不過,就連立法會主席曾鈺成也認為形容議會文化「暴力」是誇張的說法。擲物等行為是鎖緊議題,令其得以廣泛討論,而不是針對官員自身,稱不上暴力。縱使如此,經過數年的嘗試、修正,人民力量的議員能夠尋找一條得到更多市民接受的抗爭路線,動口不動手。憑兩個人的堅持,「拉布」抵禦超過三十名保皇黨員,令「網絡廿三條」擱置,「五司十四局」退避,還順利通過所有民生議案。
積極的民主運動不能單靠代議士議政;民主運動是大眾之事,需要民眾參與。所以,人民力量以清晰的論述,以理服眾,結集最多的人群上街。我們不求衝動的發洩,只會合理地表達。每次成千上萬人的集會皆視為演習,讓民眾明白遊行示威並不可怕。當達到「關鍵多數」再配合社會環境,改變可以一夜而來。


Sunday, October 2, 2011

不要把「五區公投」私有化。

「五區公投運動」總發言人余若薇在運動啟動之初,清楚說明:「五區公投運動唔係屬於(公社)兩個黨,係屬於香港市民」。


公佈辭職議員名單記者招待會(余若微於3分52秒的講話):


既然主角是香港市民,任何成就這個運動的朋友,不是幫助梁國雄或陳淑莊,也不是協助公民黨或社民連。我們皆是運動的一部份,無分高低尊卑,沒有個人得失。


那些「恩將仇報」、「敵我不分」等說法,徹底侮辱了「五區公投運動」。


回顧2010年的政制發展,特區政府在之前一年已經提出兩個選舉辦法的草案,並明言在2009 - 2010的立法年度完結前,提交立法會進行表決。


就這個立法時間表,「五區公投運動」的每一個階段:包括運動啓動、議員辭職、參選名單等等在方案表決之前,按時序進行。


縱使「五區公投運動」是多麼的波瀾壯闊,史無前例,我們必須承認它只是去年政改方案而衍生的政治動員;一節教育香港市民政制的課堂。


「五區公投運動」是枝,政改方案才是根。


人民力量在今年的區議會選舉,打著「票債票償」的旗號,向那些支持政改方案的所謂民主黨派討回公道是理所當然;因為只有於政改方案中的投票取態才有憲制上的影響,直接左右香港未來的政制走向。


於外國成熟的政治體制,一個政黨作任何重大的政治決定後,必須面對選民的決擇。如一個政黨作了重大的政治轉向,留下來的黨員必須承擔其後果,責無旁貸。所以,一些不支持「五區公投運動」,但投票反對政改方案的議員,並不置身於「票債票償」運動的目標範圍。相反,支持「五區公投運動」,而支持政改方案的黨派,則難逃被「票債票償」的命運。


這是政治, 眾人之事。請不要注入私人感情,把它私有化。

Tuesday, September 6, 2011

Gregory Peck

Gregory Peck 在《To Kill A Mockingbird》。
是男主角的稱呼,也是 Oliver Peoples 在 2011 年復刻版本的名稱。
我的購物慾又來了。

Monday, September 5, 2011

Do we have some bacon and eggs?

四個公務員團體發聲明,譴責部份示威人士違法,破壞社會秩序。
這就是香港令人擔心的地方。一班行政人員毫無國際視野,井底觀天。
只懂想著黃毓民、長毛就是示威的指標,其實他們有看國際新聞嗎?搶咪叫喊司空見慣。
加州前州長亞諾舒華辛力加,被示威群眾用雞蛋掟中後,反說:「此人現在欠我煙肉了。」
亞諾之後也未曾舉傘出席公開場合。

Sunday, July 3, 2011

喜歡?!

你喜歡雅典嗎?

你喜歡倫敦嗎?

你喜歡溫哥華嗎?

她們都是一級城市,景靚、人正、空氣好。同意嗎?








希臘雅典
剛過去的星期三,希臘通過緊縮開支的法案時,五萬名示威者,包圍國會,其中有人擲汽油彈、煙花、玻璃樽、石頭、垃圾。

英國倫敦
英國修改公務員及老師的退休計劃。早兩天,數十萬人罷工,至少四成學校需要停課。

加拿大溫哥華
6月15日,溫哥華的Canucks輸掉了Stanley Cup。引至超過二萬名市民隨處放火、搶掠、破壞建築物。

相比香港,數百或千人在街頭靜坐,阻礙幾小時的交通,何足掛齒呢?!

朋友,不要小學雞,不要井底蛙,不要梁振英!

Thursday, April 21, 2011

愛妹妹

愛一個人,可能就等同自殺。
這是一個發生在內地的故事。
你明白就好。

Monday, March 7, 2011

打小人。遊行。隨筆


想到什麼寫什麼,沒打算修飾。
  • 無論你在那面旗幟下,還是感謝所有走過的人。
  • 在【人民力量】及【香港人網】隊伍中的朋友,看見你,真的感動。我敢說我們是人多勢眾的一群。
  • 我喜歡有趣的政治行動,今天我們真的做到了。
  • 我為醫生感到自豪。失言了,便直截了當地道歉,不閃不避。
  • 看見朱凱迪穿最平實的布鞋,用最簡單的手提。深感佩服。
  • 思考了一個晚上,還是認同在皇后大道中解散的決定。衡量各方因素後,這是【人民力量】成熟的表現。我們的隊伍數以千計,在沒有周詳的計劃下,而帶領群眾面對有可能發生肢體衝撞的可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對夫婦在突發時侯,也可能大唱反調,更何況是數個團體在目標未明,沒有共識的情況下?!我們當中有老有嫩,扶老攜幼,不是每個人也善於衝擊。
  • 【人民力量】的個別成員選擇自發留守,我以你為傲。
  • 完全不明白,為什麼要惡意指責別人不留守?
  • 更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活像黑社會般?公民黨的誰誰誰在,民主黨的誰誰誰也在,就是不見【人民力量】的人!是否現在每個「社團」要「交人」?我們當中的成員有自己意願,留與不留,我們同樣尊重。我誓不信公民黨或民主黨會官式派譴某某黨員留守。
自我提醒:從前是群眾運動的參與者,現在是群眾活動的策劃者。

Sunday, March 6, 2011

蘋果:不是欺騙,而是催眠。

Facebook中流傳一篇文章,名為《我對蘋果哲學的理解 - 蘋果的騙局》。閱後,感覺是作者的偏見,多於是蘋果的騙局。

現今社會,資訊發達,一間公司推出的產品,所用配件,採用科技,全部公開。中文英文,有關電腦的消費雜誌與網站無數,消費者可自行直接比較,何來隱瞞?!

Steve Jobs在發佈會內會自傲,但他揶揄對手之處,全是客觀事實,例如:銷售數字。如不是事實,自認某配件是冠絕全行,他不會做,他亦不可做,因為別人大可告他虛假陳述。

商業機構以賺錢為前題,主要技倆是推出產品時,放棄採用最新科技,而是在每次更新時,逐部提升。電腦業如是,汽車業也是。Samsung如是,Audi也是。但是,在博奕的商業社會裡,誰也不會過分「落後」。


消費者是理性動物,我們會按各自所需滿足自己。電腦市場不同股票市場;一個人置身股票市場中,單一目標就是賺錢。一般情況下,小投資者不會明知賠本也買貨。可是,當你決定買那台電腦,卻有自己的原因。你的,未必跟我的一致。

如在尖沙咀臨海那些摩天大廈眺望港島,你不難發現對岸那些大型廣告牌,絕大多數被電子產品,或金融機構所佔據。我的理解是,這兩行業,不論來自那間公司的產品均大同小異。主要驅分就是品牌。

蘋果的至勝之道不是科技。它是在賣設計,賣品味,賣風潮。那年代,當所有公司以小為賣點之時,iPod卻突圍而出。


蘋果曾在低谷,被微軟打得一獗不振,能夠斧底抽身,就是憑實力與眼光。它改變了流動音樂的市場,也創做了平板電腦的領域。它既沒有佔用公共資源,也沒有受盡保護。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爭取勝利。蘋果沒獨門秘方;它做的,其他公司也能做到,只是它們做不來吧。

我是投訴老手。信我!蘋果的售後服務,在任何一界別也無人能及!

據聞蘋果在IFC已掃十個鋪位,準備在今年年尾在香港插旗。我們不是大慈善家,不會盲目貢獻荷包內的錢。若然說蘋果在欺騙,倒不如說它在催眠。

我甘心被催眠。

Thursday, February 17, 2011

2,485

這晚真爽!
先有上半場的自我娛樂,加有人落疊的music show
接著下半場就有我們的2,485。
歷蘇、小欣和我,還有看不見的 on cow cow。


歷蘇要堅著三點式喔。我冇寫錯,係曆蘇 -__-"

Saturday, February 12, 2011

發現號

韓寒在《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流沙說,你怎麼能反抗我。我要吞沒你。

我說,那我就讓西風帶走我。

於是我毅然往上一掙扎,其實也沒有費力。我離開了流沙,往腳底下一看,操,原來我不是一個植物,我是一隻動物,這幫孫子騙了我二十多年。作為一個有腳的動物,我終於可以決定我的去向。我回頭看了流沙一眼,流沙說,你走吧,別告訴別的植物其實他們是個動物。


看似是踏實的沙土,卻是飄流的。一點點也承受不起;依靠著它的,除除的,往下沉,直至不見陽光,永不超生。


動物、植物皆有生命,難逃一死。可是,我不會不戰而死。


我是動物,因為我有思想。思考後,發覺流沙虛有其表,並不可靠。


最忐忑最困難的時候,從來在下決定之前。當你跋足起動後,發現一切不過爾爾。


你不需待人給你灌水方能存活,你也可自行遠征一遍。


他們一心走出錯地點,幹下遠征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