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3, 2012
內外夾攻 積極抗爭
Sunday, October 2, 2011
不要把「五區公投」私有化。
「五區公投運動」總發言人余若薇在運動啟動之初,清楚說明:「五區公投運動唔係屬於(公社)兩個黨,係屬於香港市民」。
公佈辭職議員名單記者招待會(余若微於3分52秒的講話):
既然主角是香港市民,任何成就這個運動的朋友,不是幫助梁國雄或陳淑莊,也不是協助公民黨或社民連。我們皆是運動的一部份,無分高低尊卑,沒有個人得失。
那些「恩將仇報」、「敵我不分」等說法,徹底侮辱了「五區公投運動」。
回顧2010年的政制發展,特區政府在之前一年已經提出兩個選舉辦法的草案,並明言在2009 - 2010的立法年度完結前,提交立法會進行表決。
就這個立法時間表,「五區公投運動」的每一個階段:包括運動啓動、議員辭職、參選名單等等在方案表決之前,按時序進行。
縱使「五區公投運動」是多麼的波瀾壯闊,史無前例,我們必須承認它只是去年政改方案而衍生的政治動員;一節教育香港市民政制的課堂。
「五區公投運動」是枝,政改方案才是根。
人民力量在今年的區議會選舉,打著「票債票償」的旗號,向那些支持政改方案的所謂民主黨派討回公道是理所當然;因為只有於政改方案中的投票取態才有憲制上的影響,直接左右香港未來的政制走向。
於外國成熟的政治體制,一個政黨作任何重大的政治決定後,必須面對選民的決擇。如一個政黨作了重大的政治轉向,留下來的黨員必須承擔其後果,責無旁貸。所以,一些不支持「五區公投運動」,但投票反對政改方案的議員,並不置身於「票債票償」運動的目標範圍。相反,支持「五區公投運動」,而支持政改方案的黨派,則難逃被「票債票償」的命運。
這是政治, 眾人之事。請不要注入私人感情,把它私有化。
Tuesday, September 6, 2011
Gregory Peck


Monday, September 5, 2011
Do we have some bacon and eggs?
Sunday, July 3, 2011
喜歡?!






Thursday, April 21, 2011
Monday, March 7, 2011
打小人。遊行。隨筆

想到什麼寫什麼,沒打算修飾。
- 無論你在那面旗幟下,還是感謝所有走過的人。
- 在【人民力量】及【香港人網】隊伍中的朋友,看見你,真的感動。我敢說我們是人多勢眾的一群。
- 我喜歡有趣的政治行動,今天我們真的做到了。
- 我為醫生感到自豪。失言了,便直截了當地道歉,不閃不避。
- 看見朱凱迪穿最平實的布鞋,用最簡單的手提。深感佩服。
- 思考了一個晚上,還是認同在皇后大道中解散的決定。衡量各方因素後,這是【人民力量】成熟的表現。我們的隊伍數以千計,在沒有周詳的計劃下,而帶領群眾面對有可能發生肢體衝撞的可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一對夫婦在突發時侯,也可能大唱反調,更何況是數個團體在目標未明,沒有共識的情況下?!我們當中有老有嫩,扶老攜幼,不是每個人也善於衝擊。
- 【人民力量】的個別成員選擇自發留守,我以你為傲。
- 完全不明白,為什麼要惡意指責別人不留守?
- 更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活像黑社會般?公民黨的誰誰誰在,民主黨的誰誰誰也在,就是不見【人民力量】的人!是否現在每個「社團」要「交人」?我們當中的成員有自己意願,留與不留,我們同樣尊重。我誓不信公民黨或民主黨會官式派譴某某黨員留守。
Sunday, March 6, 2011
蘋果:不是欺騙,而是催眠。

Thursday, February 17, 2011
Saturday, February 12, 2011
發現號
韓寒在《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流沙說,你怎麼能反抗我。我要吞沒你。
我說,那我就讓西風帶走我。
於是我毅然往上一掙扎,其實也沒有費力。我離開了流沙,往腳底下一看,操,原來我不是一個植物,我是一隻動物,這幫孫子騙了我二十多年。作為一個有腳的動物,我終於可以決定我的去向。我回頭看了流沙一眼,流沙說,你走吧,別告訴別的植物其實他們是個動物。
看似是踏實的沙土,卻是飄流的。一點點也承受不起;依靠著它的,除除的,往下沉,直至不見陽光,永不超生。
動物、植物皆有生命,難逃一死。可是,我不會不戰而死。
我是動物,因為我有思想。思考後,發覺流沙虛有其表,並不可靠。
最忐忑最困難的時候,從來在下決定之前。當你跋足起動後,發現一切不過爾爾。
你不需待人給你灌水方能存活,你也可自行遠征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