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08

Trying My Breast to 分析 Series 1

選舉後,有很多數據供分析。不同數字的組合,可得出不同點子。

今屆選舉有四個政團分別派員在五區參選: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和民建聯。而工聯會則在兩區參與直選。在1,524,249的選票當中,各政團於不同地區所得到的票數如下:

民主黨 = 312,692 (20.5%)
公民黨 = 207,000 (13.6%)
社民連 = 153,390 (10.1%)
民建聯 = 347,373 (22.8%)
工聯會 = 86,311 (5.7%)

而在地區直選30個議席中,

民主黨 = 7席 (23.3%)
公民黨 = 4席 (13.3%)
社民連 = 3席 (10.0%)
民建聯 = 7席 (23.3%)
工聯會 = 2席 (6.7%)
看看兩組數字的百份比,各政團的得票率和所得議席相差不多於一個百分點(民主黨除外)。這說明了,縱使比例代表制有它的不是,但也不一定對泛民不利。關鍵在於,是否懂得把握。

以民主黨為例,她們有20.5%的地區支持,卻得到23.3%的議席,以最少的支持而獲得最多的議席的角度來看,民主黨有得著。得著的原因是她們是唯一一個政團於同一地區分拆名單作戰,而配票行動使他們成為贏家。

雖然民建聯每區只有一張「水蛇春」名單,但如果在各區將她和工聯會(和九龍西的梁美芬)合拼為同一單位,那她們便得到29.5%(22.8% + 5.7% + 1%)的地區支持,而得到33.3%的議席( 或十席),同樣受惠於名單分拆的策略,而且效果更甚。

結論是分拆名單比單一名單有著數。但大前題是:必須有足夠配票的資源。

No comments: